当前位置:

“点子”点亮脱贫路-凯发k8官凯发k8

作者:肖星群 毛建平 李园媛 编辑:石成 2017-06-09 16:45:22
—分享—

  “工作20多年来,除了去年10月7日摔断腿住院和休养了40多天,我几乎没有休过事假。”5月29日,市农业局副局长张沙玲对着记者轻描淡写说出了这句话。的确,张沙玲在单位是一位认真负责的女干部,这股干劲同样用在了她结对帮扶的桥头河镇湖田新村5户贫困户身上,5户贫困户脱贫都是指日可待了。

  2015年4月,张沙玲在没放开局里分管的党建、工会等工作的同时,开始担任原白湖村的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通过近三个月的细致入户走访,张沙玲确定了杨家组的李长爱、李征西、李建平为结对帮扶的贫困户。2016年6月,原白湖村与田心湾村合并为湖田新村,张沙玲又联结了原田心湾村世怡组因病致贫的黄建新、黄中新兄弟俩为帮扶户。

  在最初的入户走访过程中,这些贫困户给张沙玲最大的感觉是,他们对自身脱贫信心不足,并且自身发展动力不足,李长爱甚至还有强烈的抵触情绪,早些年连农村医保都不加入,面对张沙玲的来访,爱理不理。针对这一现象,张沙玲想只有激发他们的“斗志”,脱贫才能更快更准。

  张沙玲基本上保持每个月一两次的走访频率,与贫困户谈心交流,倾听他们的想法,向他们宣讲党的脱贫帮扶政策。入户走访调查情况张沙玲都详细记录下来,两年来,已经记满20余个小笔记本了。慢慢地,张沙玲的耐心热情、扎实的工作作风赢得了贫困户的积极回应,5户贫困户都感觉到脱贫的“春天”已经到来。

  掌握了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又调动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张沙玲知道自己要走的路还比较长,她开始“因户施策”,为他们找脱贫路子,出致富点子。

  47岁的李长爱上有无生活能力需要长期服药的年迈父母,自己和妻子身体也不是很好,弟弟患有大病,弟媳生下一个孩子后就出走,这个孩子也由李长爱抚养,那段时间,李长爱感觉生活的天空一片灰暗,没有了奔头,整天无所事事,田地荒芜,日子也过一天算一天。斗志被张沙玲激发后,抛荒已久的田土种上了庄稼,还喂养了猪、鸭。此外,张沙玲鼓励有打桩技术的李长爱继续跟着师傅“深造”。如今,李长爱“自立门户”,妻子帮着打打下手,生意好时,每个月夫妻俩收入达5000余元。李长爱的大儿子也学了一门油漆技术,前年他家建起了新房。“他们一家子通过勤奋劳动,可以说不用愁吃、愁穿、愁住,今年完全可以脱贫。”张沙玲高兴地说。

  黄建新家2008年建了新房,2013年,他查出患有尿毒症,病情日渐加重,现在每月透析、服药的费用自负3000多元,家庭一下子因病致贫。2016年6月,张沙玲刚去走访时,只见到黄建新不停唉声叹气,不知生活如何继续。摸清情况后,张沙玲开始给他家“出点子”:妻子刘银梅可以到城里去卖水果,已经停学的大女儿外出务工,也可以帮衬家里。现在刘银梅逐渐摸到了门路,每月收入两三千多元,偶尔还可以回家照顾家里的农活。黄建新的弟媳2015年也被查出患有重病,弟弟黄中新一边在城里打零工,一边把妻子带在身边照顾,张沙玲又积极帮黄中新一双儿女找到工作,他家的生活日见起色。今年,张沙玲又积极联系市扶贫办、民政局,积极帮他们兄弟两家争取政策内的临时救助和大病救助。

  山风吹拂,李建平田地里4亩多玉米迎风招展。51岁的李建平自身有残疾,一直单身,还有老母亲需要赡养,生活的艰难可想而知。李建平平时靠在砖厂打零工维持生计。今年4月,不符合环保要求的砖厂彻底关闭,李建平失去了生活来源。张沙玲立即和村干部一道帮李建平联系了本村一个养牛大户,帮着干些放牛的活,每个月收入可达两千元。张沙玲还向李建平免费提供了玉米种子,并请农技师传授了种植技术,如今玉米长势喜人,让李建平对生活充满了憧憬。李建平想改造自己的危房,张沙玲看到他的弟弟、侄子对他很好,平时他就免费住在弟弟家里。张沙玲及时和李建平沟通,建议他继续和弟弟、侄子住在一起,就当有个完整的家。等到年满60岁了,也可以住进村里为五保老人建好的集中安置房,钱省下来留着以后养老,日子也就过得不用再发愁。经过几次沟通,李建平接受了建议,没有再提改造房子的事了。

  李征西是手脚有缺陷的残疾人,一直单身。张沙玲四处帮他联系工作,鼓励他学一门力所能及的技术。李征西现已掌握了配匙、补鞋技术,在株洲城里摆了个小摊。张沙玲经常打电话了解他的收入情况,李征西每次都是向张沙玲“报喜”:“感谢政府的关心,我现在足够维持自己的生活,还有点余钱照顾一下母亲,我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

  由于平时工作扎实、识贫精准,在今年4月开展的贫困户清理整顿、重新核定过程中,张沙玲联结的5户贫困户都在继续帮扶之列。“我会继续当好他们脱贫致富的参谋,直到他们退出贫困户为止”张沙玲满有信心打好脱贫帮扶战。

作者:肖星群 毛建平 李园媛

编辑:石成

阅读下一篇

凯发k8官凯发k8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