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脱贫攻坚】群众笑容是最好的“奖赏”——记祝融峰村驻村一书记、涟源电视台新闻中心主任刘果林-凯发k8官凯发k8

来源:红网涟源市分站 作者:肖星群 编辑:石成 2019-08-09 16:15:04
—分享—

【脱贫攻坚】群众笑容是最好的“奖赏”

——记祝融峰村驻村一书记、涟源电视台新闻中心主任刘果林

2018年,对于涟源电视台新闻中心主任刘果林来说,“角色”转换,意义非凡,他从一名新闻编辑记者变成了一名扶贫人。尽管他知道即将走上陌生而充满艰辛的岗位,但还是义无反顾,投身到了脱贫攻坚“站场”。

和村民打成一片

2018年4月,刘果林被选派到涟源电视台联点扶贫村湄江镇祝融峰村担任党支部第一书记和扶贫队长。“以前是采访下基层,现在是要深入基层开展群众工作,做实际工作。”明白了工作性质也进行了转换的刘果林,开始思考“以一种什么方式和群众去打交道,处理好群众的困难,解决好他们的问题。”

刘果林和工作队员邓凯、刘建红一起到296名贫困人口挨家挨户走访,了解每家每户的情况,因户施策予以帮扶。为了和村民打成一片,刘果林有意无意地往村民堆里“钻”,经常坐下来和他们一起聊天,了解他们的性格、困难、想法。慢慢地,刘果林的“朋友”越来越多,“村民越来越信任我,工作开展起来就比较顺利了。”

400多个日夜里,刘果林以心为笔,记录下每家每户的情况以及帮扶的方向。

由于多种原因,刘果林驻村帮扶时,村级班子配备不齐,刘果林多次向镇党委政府反映,和村支书吴迪权商量后,决定请老村干部龙友庆“出山”。龙友庆“退隐”多年,起初并不愿意再来干琐碎的村级工作。刘果林“五顾茅庐”,诚心打动了龙友庆,工作队又多了一个得力助手。

祝融峰村地处高寒山区,原是无集体经济、无支柱产业、无发展动力的“三无”村,尽管前几年的帮扶为全村脱贫打下了一定基础,但刘果林接棒该村扶贫工作时,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任务仍然艰巨,2018年,全村尚有40户125人没有脱贫……怎样才能带动村民们打赢脱贫攻坚战?通过大走访和深思熟虑后,刘果林带领扶贫队员们决定打出一套“组合拳”。一方面积极争项目、争资金,硬化了通组路,接通了人畜安全饮水管网,建好了村级服务中心,落实光伏发电等项目、增加村集体收入……另一方面用活扶贫政策,因人施策,从就业、安居、教育、保障等方面入手,逐一解决贫困户生活的后顾之忧,鼓励并帮助他们向前看、朝前闯。

群众身边无小事

“责任”“奉献”,是刘果林多年来工作精神的集中体现。群众身边无小事,更是他行动的准则。

贫困户廖华英是他帮扶的一户贫困户,今年已一百岁高龄,由于年事已高,腿脚不方便,他经常过去看望和陪伴,为老人家带去最爱吃的糖果和面包,让老人家的脸上再次洋溢着满足和幸福的笑容。50岁仍然单身的贫困户吴建共和80多岁的老母亲住在d级危房里,因为选宅基地的事情一直拖着没有改造,甚至想要放弃改造,刘果林得知这一情况后,主动与他沟通,了解情况,并多次和国土部门联系,上门察看,最终为他选得了一块满意的宅基地,目前房屋主体工程已经完工并入住。

贫困户吴初生和老伴居住在60年代初建的d级危房内,因年久失修,一到雨天房屋渗水漏水严重,由于两位老人年事已高,儿子又是残疾人,根本无法进行危房改造,得知这一情况后,刘果林和村支两委商量,由工作队和村里找施工队帮助实施除险加固工程,并和邓凯自掏腰包1000多元为两位老人修建了室内厕所,解决了两位老人多年来到外面上厕所的难题。“年纪这么大还能碰到这么好的扶贫干部,这是老两口的福气啊。”邻居为工作队点赞。

驻村扶贫以来,刘果林不仅是村里的扶贫队长,也是村民们的“专职推销员”、“义务跑腿工”;不仅利用自己的朋友圈推销村里的农产品,还风雨无阻地定时取货、送货,祝融峰村前那段弯弯绕绕的山路已记不清跑了多少遍。

驻村帮扶一年多来,刘果林为贫困户销售牛羊10多头,鸡300多只,为了给贫困户节省开支,他开着自己的车为贫困户免费收货送货。除了推销、送货。在他看来,能以自己有限的付出帮助村民解决困难、树立信心、重拾笑容,便是珍贵的收获。

产业发展多点开花

2018年底,祝融峰村基础设施全面提升。人畜安全饮水工程建设已全部完工,全村人民群众都已喝上放心水。

2018年再投资50万元修建1.785公里通组公路(原滟塘村通组公路)。光伏发电项目已于2017年竣工投产。每年增加村级集体收入4至5万元。2017年投资25万元对村级活动中心进行了改扩建,2018年继续投资15万元用于添置办公设施、屋顶隔热、厕所改造、装修等,目前已正式投入使用。

同时,坚持扶贫和扶智相结合、物质扶贫和精神扶贫相结合,组织农村劳动力尤其是贫困户参加市、镇组织的技能培训,激发贫困户靠自主创业、自主脱贫致富的积极性。

2019年,残疾人贫困户龙丰年在驻村扶贫队和帮扶责任人的指导、帮助下,把养蜂规模从40来箱扩大到100多箱,收入跟着大幅增长,达到七八万元,从“一户多残”的低保户变成村里有名的“残疾致富示范户”

原有的100多亩油茶林种植基地,也扩大了规模。基地的季节性用工都是优先聘请贫困户,每年10多名贫困户从油茶林基地获得人工工资两三千元。油茶林基地获得的收益也将大部分分红给村里的贫困户。2018年8月,工作队指导成立了一个由2名贫困户、2名移民户入股的养鸡专业合作社,目前养鸡2000余只,已出栏500余只,产生效益5万余元。

村里的德兴养牛专业合作社联结贫困户38户,合作社今年又有“新动作”,除了自行流转土地种植了80多亩黄桃外,工作队又鼓励合作社免费向10多户有种植意愿的村民发放黄桃树苗1000多株,实现“抱团发展”,合作社保底回收,让种植户“稳赚不赔”。

“祝融峰村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工作队和村支两委正在规划利用湄江旅游圈的优势,在原有产业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旅游产业,为全村的稳定脱贫提供产业支持。”熟悉了祝融峰村山山水水的刘果林踌躇满志地说。

来源:红网涟源市分站

作者:肖星群

编辑:石成

本文链接:

阅读下一篇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