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涟源市分站讯(记者 肖星群 通讯员 廖丽娟 谭逵)8月11日,古塘乡塘边村六组69岁的低保贫困户吴美玉做完肾结石手术的第三天,来到居住的古塘乡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内的诊所打点滴,“搭帮党的好政策,动个大手术基本上不用花什么钱,不会给我增加很大经济压力。”
吴美玉育有三个女儿,20年前,上门女婿在一次事故中遇难,不久,女儿改嫁他乡,留下三个年幼的孙子与爷爷奶奶相依为命。而不幸接踵而来,十多年前,吴美玉的丈夫因病离世,生活的重担一下子全压到了吴美玉的肩膀上。
吴美玉每天一个人起早贪黑向田土讨生活。她每年种3亩水稻,喂几头猪以及一些鸡鸭鹅,酿酒卖,还要照顾三个孙子的饮食起居和上学,每天忙得陀螺转,日子如同泡在苦水里。
“随着孙子们长大,我也年纪慢慢大了,越来越感觉到吃不消了。”吴美玉每天早出晚归,舍不得吃,舍不得穿,生活的困境没有压倒她。但一想到孙子们的未来,她却愁眉不展,甚至感到绝望,“我这样的情况,孙子们只怕没有机会走出这些大山了。”
2014年,扶贫政策的春风吹拂全国各地,吴美玉成为了第一批贫困户。
随着帮扶力度的加大,吴美玉享受的政策越来越多。她和三个孙子享受了二类低保。每个月的低保固定收入,从很大程度上解了吴美玉的经济担忧。
2016年,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吴灿和村支两委商量后,给吴美玉安排了一个村级保洁员的公益性岗位,顺带给村里做点其他零活,吴美玉每个月工资800元。虽然年纪大了,但吴美玉非常珍惜这份工作,把自己负责的区域打扫得干干净净。
“2017年下半年,我只花了1万元就在这么漂亮的安置区里分到了一套120平方米的大房子。”吴美玉以前居住的房子在煤矿采空区,通过易地扶贫搬迁,离开了让她提心吊胆的旧房,搬进了古塘乡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除了党和政府有这么好,天底下再没有这样好的事。”
近几年来,通过教育扶贫,三个孙子相继进入涟源六中就读高中。不是义务教育阶段,孙子们的开销成倍增加,欣慰的是,自2016年起,国家、省里对高中教育阶段的贫困学子的资助较义务教育阶段也成倍增加,免学费、每人每期有困难生活补助1000元和助学金1500元,以及免教科书和教辅资料费等政策一个接一个。也正是有了政策的支持,吴美玉三个孙子相继考上了大专,每期1500元的“雨露计划”资助等扶贫政策,又如“及时雨”一步步把一家往幸福路上推。她心里甜蜜蜜的,对党和政府的感激之情难以自抑,逢人就说:“扶贫好政策培养我三个孙子成了才,没有党的好政策,孙子们根本不会有机会进大学的门。”
翻开吴美玉的政策明白卡,记者欣喜地看到,吴美玉一家2018年的人均收入是5973元,2019年增至8359元。“二孙子大学毕业正式参加工作了,收入自然就多了啊。”更加让老人没有意料到的是,大孙女李署靓发愤学习,今年从专科升到了一本。
看到家庭越来越有希望,吴美玉每天都开心地忙碌着,每次接到孙子们打来的电话,就会教育他们,“没有党和政府的关心,就没有我们全家的今天,没有你们的幸福生活。你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好好工作,为祖国多做贡献。”
来源:红网涟源市分站
作者:肖星群 廖丽娟 谭逵
编辑:吴一夫
本文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