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围城诗集》赏析(代序)-凯发k8官凯发k8

来源:涟源新闻网 作者:邱 述 编辑:石成 2017-05-15 11:23:49
—分享—

  移居岭表六年,与家乡涟源诗界朋友的联系日渐疏淡,如同切断母乳的婴儿,营养奇缺,写不出像样的东西来。今年清明,决计回乡扫墓,之后重游时萦梦寐的涟源,与旧友新交见面。友情、诗情滋润着,濒临枯竭的诗思被激活起来。行年八十有二的老人,仿佛年轻了许多。第一次见面的萧丰元先生,以行将付梓的《围城诗集》打印稿见赠,且说了请我写点读后感之类的文字的意思。我虽不敏,岂敢辜负新朋友的信任和嘱托。回到东莞,认真读了书稿,顿时产生了强烈的创作冲动,写出了发自肺腑的感受。

  萧先生1985年毕业于湖南农大,就职涟源市农业局。几十年来,与大地,与农村,与农民结成了骨肉相连的关系。热爱它,了解它,说起了与农相关的事来,妙语连珠,如数家珍。业余酷爱古典文学,耽于吟咏。于是成就了《围城诗集》这么一部很有份量的著作,为涟源的诗词文化添了新的光彩。

  《淮南子》有云:“尝一脔肉知一镬之味。”《围城诗集》内容丰富,精彩纷呈,读之如游山阴道上,目不暇接,不可能一一述及。我只能选取其中几首作品略加赏析,借以帮助读者诸君品尝“一镬之味”来。

  先以《锦地村行吟》为例,领略一下作者笔下的农村风光。

  稻子香,稻子黄,鱼肥瓜硕地头藏。

  老农碾谷酿新酒,村女挥锄种夕阳。

  起笔描绘农村面貌:稻香浓郁扑鼻,一片金黄在眼。池里鱼肥,地中瓜硕,一派丰收气象,令人心旷神怡。之后描写人物,不作形象刻画,只抓住人物活动,提示其内心世界。老农在“碾谷酿新酒”,村女在“挥锄种夕阳”。“酿新酒”显示农民生活之富庶;在夕阳中挥锄,种下新的辉煌。其乐怡怡,于此毕现。

  作者长期与农业结缘,对农村的了解,深刻而全面。在为新农村唱赞歌时,也写出了自己的隐忧。《后山征地》就是这样的作品,读后发人深省:

  后山藏碧色,时鸟亮清音。

  它日楼高耸,松风何处寻。

  作者与人一起去后山征地,眼前是“碧色”“清音”,何其美好!但想到征地之后,楼房高耸,环境被破坏了,“松风何处寻”呢,自然更无“碧色”“清音”了。轻松笔触中,隐含多么沉重的惋惜!

  《社会杂咏一则》,针砭时弊,振聋发聩,与杜工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出同一机杼,只是措词委婉,意蕴含蓄而已。虽说是社会杂咏,重点则落在农业和农村上。语言平易,事实确凿,无需赏析,一看便知。

  昨穿纱,今着袄。升温似抽风,降温如山倒。尘埃满天飞,塑料满地跑。雨水多含酸,山岭难生草。施药虫能净,溪流质不保。矿泉桶中装,滴水贵如宝。激素催猪壮,鸡蛋有人造。马林浸菜干,色素涂红枣。大豆转基因,至今未说好。官员吃特供,百姓凭祈祷。环境再难生,凤凰已难考。地球唯一村,人类之襁褓。

  前边列举的几首诗,语言朴素,爽快,一针见血,近于豪放派风格。下面要赏析的几首则是另一流派的格调,大抵缠绵悱恻,多些婉约的味道。先看他的《如梦令》:

  秀发如云绾住。春袖锁香难固。风动蝶迷魂,吹起柳丝花絮。轻步,轻步。且莫惊飞鸥鹭。

  一看就知道是写年轻女孩们踏青活动的。宋代词家大都是男性,但写的多是闺情闺怨;萧先生也写女孩子们的生活,应是继承了这个传统,不足为怪。你看他写得多么传神,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云”的“秀发”可以“绾住”,而胴体的幽香,凭“春袖”很难锁“固”。风动香溢,引得“蝶”也“迷魂”,还“吹起柳丝花絮”。而“轻步,轻步,且莫惊飞鸥鹭”,简直就是“漱玉词”的韵味了,虽从李清照词化出,却见不着痕迹。

  《忆江南》的神韵,与此大体相同。

  春去也,昨夜雨纷纷。万缕香魂零落地,数年辛苦惜花人。泪洒杏花村。

  付出“数年辛苦”的“惜花人”,对花的感情自更真挚,而巧借“杏花村”入词,以突出“惜花人”为之泪洒,更见作者之功力。

  《春夜雨》不是词,是诗,其写法则与上述两词相同:

  杜宇声声报晓春,樱桃灼灼对红唇。

  忽来一夜风和雨,多少芳魂碾作尘。

  “樱桃灼灼”与“红唇”相对,真是妙极。美女鲜花,相得益彰。“多少芳魂碾作尘”,更深刻地表达了对落花的惋惜之情,结得余味无穷,且与“杜宇声声”照应得紧。

  此外,作者还善于将对事物的看法委婉含蓄地在诗中表达出来,耐人品味。《游骊山》,粗看是旅游诗,实则为咏史诗:

  地涌温泉翠拥山,千年遗下美人颜。

  一声笑破骊山顶,火上烽台血染关。

  “地涌温泉翠拥山”,确实是骊山成为旅游胜地的好条件,但如果没有与之相关的杨贵妃故事,好景也必然大减其魅力。怀古是为了讽今。结句“火上烽台血染关”,警示人们必须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对于当今沉湎于权钱交易,在石榴裙下丧失灵魂的亲贵们不啻当头棒喝!作者只以“火上烽台血染关”这一后果作结,戛然而止。至于如此后果的成因,惜墨如金,不作分析,留待读者评论。

  《霖雨初晴》的深意,也全在结句上。

  霪霖遁去楚江开,澄碧如潮渹湱来。

  不信清风吹不透,平公新访五洲回。

  首句以“霪霖”隐喻复杂的国际局势,以“渹湱”比拟某些国家沆瀣一气,宣扬所谓的中国威胁论,掀起其势汹汹的反华喧嚣。但终于晴了,明朗了。第三句一转:“不信清风吹不透”,你看习近平主席“新访五洲回”以后,曾经遮天蔽日的雾霾,不是被“清风”吹散了吗!

  前边不是说过“尝一脔肉知一镬之味”么,我赏析了萧先生的几首诗词以后,读者就可以大体了解《围城诗集》丰赡的内涵和可喜的艺术造诣了。因此,拙文可以看作评论;把它名之曰序,亦无不可。

来源:涟源新闻网

作者:邱 述

编辑:石成

阅读下一篇

凯发k8官凯发k8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