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蓝田的石板街-凯发k8官凯发k8

作者:谭文革 编辑:石成 2017-06-09 16:26:36
—分享—

  在多雨的季节,上街购物或办事时,当你跋涉完一段泥泞小道,终于走上干净的石板路,之后又踏进整洁、繁华的石板街,你该有多么轻松和惬意。小时候,我就常有这种感觉,而这石板街就在古镇蓝田。

  蓝田是湖南涟源的一个古镇,为现在县城所在地,有过一段悠久而辉煌的历史。据考,古镇的蓝溪桥原始建于宋代,至今已有上千年历史,整座石桥全由本地特有的青石块砌成,桥面铺着厚实、规则的长型石板,最长的近3米,石板整齐光滑。古老的蓝溪桥折射出蓝田古镇的悠久历史和文化。

  古镇的得名缘于一个古老的故事。据修撰于清代同治年间的《安化县志》记载:“相传宋张南轩经此,谓地宜蓝,后果艺蓝弥野,因名。”当时的蓝田镇属原安化县,而张南轩乃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是湖湘学派的奠基人,古镇此后就叫蓝田。几百年后的清代康熙年间,安化知县赵尺璧前来蓝田巡游时,就赋有著名的《蓝田市》诗。稍后的道光年间,时任太子少保、兵部尚书、两江总督陶澍来此巡视时,还欣然题写了《蓝溪桥碑记》,文中就有“蓝田市为大都会”等文字。

  古镇的布局既简单、规范,又十分玄妙。古镇中间是一条河,即母亲河涟水,河的北岸并排着两条石板街,为中山前街、中山后街,河的南岸也有一条石板街,称光明街,河上建了三座古石桥,即蓝溪桥、新桥和腰桥,三座石桥两端的连接线也是石板街或石板路,并将以上三条石板街连了起来。这时,你会有一个惊人的发现,即三横三纵共9条石板街或石板路刚好构成一个巨大的“田”字。而这个“田”字中流淌一条清澈、甘甜的涟水,滋润着河的两岸,养育着这一方人。河水潺潺,一年四季既无水患也无旱灾。这是一块肥沃、丰茂的“田”,这是一个神奇、美丽的地方,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天佑蓝田。

  古镇地名与地形布局的完美契合,也许是巧合,也许是天意,至今谁也无法说清楚。反正我很喜爱这座古镇,尤其喜爱古镇上的石板街。我的老家就在涟水河上游的不远处,小时候我常随母亲上街。要是到了每年腊月下旬,母亲总会带我们来到街上,采购年货,修理头发,还要为我们每人买件过年才穿的新衣服。我总是走在母亲身后,踏着光滑而漂亮的石板,心头像喝了蜜,开心极了。

  古镇十分热闹、繁华,石板街的两边几乎都是商铺。百货、日杂、土产、服装、电器、农具、餐馆、理发店等应有尽有,图书馆、文化馆、照相馆、电影院、湘剧院、银行、邮政等配套齐全,石板街上熙熙攘攘,人来人往、络绎不绝。抗战时期,这里曾被称为“小南京”,全国共有近10所大学和中学临时内迁至此,继续办学,时间长达数年之久。古镇突然间增加3万多人,可以想象那时的蓝田是多么热闹和繁盛,古朴、厚实的石板街不知留下了多少著名科学家、文化巨匠的足印。文化是不断积淀的,也是不断传承的,此后从古镇的石板街上又走出了许多本地的著名科学家、文化名人、艺术大家,其中“两院”院士就有三位。

  古镇通过涟水河、湘江连接洞庭湖和长江,进而与世界紧密相联。曾经的涟源锅厂、伞厂、皮革厂、被服厂等著名企业享誉全国,其产品亦远销东南亚各国。这些出口产品通过古镇的石板街,搬运上涟水河里的大木船,再运往遥远的世界。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昔日的辉煌已成历史,今天的蓝田古镇又焕发出了勃勃生机,各项事业日新月异,蒸蒸日上。古镇还是那样祥和、那样安宁、那样热闹、那样繁华。令人稍有一点遗憾的是,在很多年前,为了创建全省文明卫生城市,古镇的路面已做了些改造,古朴典雅的石板路面有的被水泥遮盖了。

  蓝田的石板街是古镇最好的名片、最大的特色,也承载着古镇上千年的深厚历史文化。盖着总是不好的,我相信总有一天,古镇的石板路面会破土而出,再次出现在人们面前。

作者:谭文革

编辑:石成

阅读下一篇

凯发k8官凯发k8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