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村红烛映桃李-凯发k8官凯发k8

编辑:石成 2015-10-09 09:55:25
—分享—

  她,35年如一日,迎着边远农村茫茫大山初升的太阳,把自己青春无私奉献给一批又一批山里孩子。她,伴着山区崎岖坎坷的道路,跋涉在边远山村的教育事业上,犹如一支红烛点燃了山区的智慧之火、文明之火。她,就是涟源市渡头塘镇康铭希望小学教师吴丽华。

  爱岗敬业,为人师表

  吴丽华同志在工作和生活中始终坚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理念,她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不图虚名,生活上勤俭节约,工作中不追求名利。几十年来,她担任语文任课教师、班主任、其他管理员等工作,在工作中踏踏实实地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积极推进素质教育,高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深得家长、学校、社会的一致认可,并获得了各级领导的好评。

  她的教学理念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她1997年被评为涟源市小学骨干教师,2003年荣获市教育先进工作者称号,2011年在推进“教育强市”工作中被评为市优秀教师,2012-2013年均荣获市三等功,2013年获市“巾帼建功标兵”称号,同年8月获娄底市“五一”标兵,2014年获市级养成教育先进个人,同年获市级优秀教师。2013年她组织师生参与“两创建设安全伴她行”活动,学校获娄底市“安全文明校园”称号。2014年她成功组织全校开展“如何使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活动,学校获娄底市“示范家长学校”等奖项。在“建立美丽家园、校园”活动中,她创新设计的“家校联动、村校联动、小手牵大手”活动模式,在全市中小学校以及机关单位得以推广。

  以校为家,关爱学生

  几十年来,她坚守工作岗位,以校为家。每天清早,她第一个站在校门口迎接上学的孩子们。放学时,她又站在校门口目送孩子回家,直到被高山、房屋挡住了视线。碰上雨雪天看到孩子们被雨雪打湿了衣服、鞋袜,她会及时带着孩子们去烘干或借干衣服给换上。有一次,一个叫聂粤峰的学生感冒发高烧,当时她没在教室,同学们发现后,马上背着他来找吴丽华老师,她立即在家里找出备用的感冒药,让他吃上,并且时刻关注他的举动,直到好了才完全放心。家长听了后很感动,把她当做值得信任的人。很多家长说:我们的孩子在康铭学校吴老师处读书,完全放得心,她比我们做父母的还要照顾得好。

  就这样她既当老师,又当医生,还是孩子们的妈妈。平时她非常注意孩子们的着装,一发现穿戴不整齐,就会手把手教他们。每当她走进教室看到孩子干净整洁时,她会倍感欣慰。五年级的杨博同学,家境贫困,母亲因受不了这贫穷的生活,远走高飞,父亲因此意志消沉,背着沉重的心理包袱外出打工,几年都不回家。杨博就跟八十多岁的奶奶相依为命,他每天来校都是蓬头垢面,衣服脏兮兮的,同学们都离他远远的。于是,她把杨博带回了家,亲自打水为他洗脸、洗手,将他的脏衣服洗干净,同时耐心教育他从小要讲究卫生,学会生活自理的方法,学会如何照顾年迈的奶奶,挑起家庭重担,并帮助他树立自立、自强的信心。她还特意为他购买了两套新衣服及所需的学习用品。当他接过这些物品时,竟然嘤嘤地哭了起来。现在的杨博,衣着整洁,在家里成为了奶奶的好帮手,学习成绩优异,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劳动积极分子”。

  她工作的学校地处偏僻的山村,交通不便,部分老师因此不愿意留下来。特别是学校没有网络,许多工作都难以完成,她只好利用周末的时间坐车去娄底上网做好学校工作。对她而言,学校就是她的家,她的家就在学校,退休的丈夫被她请到学校,帮她料理家务,当起了她的“贤内助”,好让她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工作上。

  用心教学,精益求精

  上课时,她一走进教室,会环视整个课堂。如果发现有学生精神不振,她会走上去了解情况后再上课。自从教以来,她总是认真备课,力求精益求精,根据三维目标和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特点,以及教材内容特点,分类设计教学方案,每堂课做到备学生、备教材、备方法、备步骤,教学设计科学。课文中有难懂的词句,她会查找资料或向其他老师请教。因为她知道,老师要有“一桶水”,学生才会学到一碗水。上课时她认真摸索,怎样才能让学生学懂学活。多年来,她发现语文课的教学,用启发式、质疑式等教学方法效果好。在课文分析时,即能从中探讨写作方法,还能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如教《呼风唤雨的世纪》这一课时,文中有“发现”“发明”两个词,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她用动作表示,让学生从班上找一找不文明现象,后来一学生发现了教室里有垃圾,他们竟然说出了不乱扔垃圾的好处,联系到“发明”,学生竟然发明了一个装垃圾的桶。这样一来学生不但学到了知识,还能从中想到一些解决问题的办法。家长们说:“把小孩送到吴老师那里,会变得懂事,有礼貌,爱学习……”她所教的学生,多次在竞赛和考试中获得优异的成绩。在辅导学生时,她总是以情动人,有一个贵州来的小朋友随父亲来湖南打工,那年他15岁,已处叛逆期的他早就放弃学习了,因为父亲居住条件差,这个小孩呆不住,有天来学校玩耍。吴丽华老师询问了他的情况,原来他母亲离家出走,跟着父亲漂泊,只上过三年级。于是吴老师要他留下来,到学校上四年级,到现在18岁了还在上学,并亲切的称她“妈妈”。

  新华社林记者一行来她学校采访时,发现学校养成教育做得非常到位,对学校路队的管理竖起了大拇指。吴丽华老师把全校学生按回家路线分成四个路队,每个路队从高年级选出了3-5名有责任心的学生为路队长,路队长每天负责把路队成员安全送到家,并把每个同学在路队里的表现于第二天汇报给老师,老师根据情况表扬遵守纪律的学生,教育批评违纪的学生。这样,完全杜绝了放学后学生不及时回家的现象,解决了家长的后顾之忧。同时她们还教育学生,每人随身携带一个小塑料袋,在回家的路上,捡起路边的垃圾放入垃圾桶,这样一来,既保护了环境卫生,又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习惯,得到了领导、社会的一致好评。上级领导还把她的经验誉之为“康铭模式”,在全镇,全市推广,影响深远。

  互帮互教,共同进步

  她把在多年工作中积累的教学经验和方法无私地传给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教师,全力帮助他们过好教材教法关。经过多年努力,她培养了十几位青年骨干教师,得到中心学校领导的好评。例如张玉玲老师2012年分配到她校工作不久,由于刚踏上教坛,学生对其讲课的内容听不懂。吴丽华老师和她一起备课,教她如何抓重点,如何突破难点。同时,吴老师深入她的课堂听课,请她来听自己的课,然后和她一起总结,扬长避短。经过努力,她很快成为学校的骨干教师。今年她在全镇公开课执教“分类与整理”一课,得到领导和同行的好评,还被评为“优秀教师”。

  她是一个农村小学老师,几十年如一日,爱生如子,用心育人,心中充满着对学生的爱。她始终相信“只要用心去做,就会结出硕果”。

编辑:石成

阅读下一篇

凯发k8官凯发k8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