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涟源市三甲乡岩美村肖家组,有一位这样的贫困户,他从一个没有技术的普通农民,蜕变成为了一位养殖大户,是该村的创业模范。他叫陈凤山,今年54岁,家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因为女儿重度残疾,本人无一技之长,家庭长期处于贫困状态,在2014年时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
10月19日,记者来到了陈凤山的家中,他正在村部参加屋场会。开完会后,陈凤山喂完家里的猪,骑着三轮车,载上红薯藤,来到了1.7公里外的养殖场喂鱼、鸡、鹅,放牛……整天都在忙碌着。陈凤山今年养了300多只鸡,400多只鹅,6头猪和10只牛,承包了一座3亩的鱼塘。家里除了平时的养殖业外,他的妻子还加工制作竹架板,只要有时间,陈凤山就会跟着妻子一起做。他告诉记者,今年卖了三头猪,小猪也出了8只,鹅差不多都销售一空,鸡蛋每天也能捡百来只,供不应求。
自从脱贫攻坚工作在全国如火如茶开展以来,带领贫困户脱贫工作在乡村两级重点铺开。在三甲乡、岩美村的大力脱贫宣传之下,陈凤山逐渐认识到了自己贫困的处境,产生了要脱贫致富的决心,也认识到依靠产业脱贷致富是最适合自己家庭的脱贫方式。通过多方咨询、与村干部及帮扶干部进行探讨之后,陈凤山将自己的想法付诸行动。2014年底,他开始尝试养牛、养猪,第一批购入7头种牛、2头猪苗。经过一年的辛苦,牛、猪都顺利出栏,他尝到了发展产业带来的甜头。从此,他逐渐扩大养殖规模,从一步步摆脱贫穷,到如今逐渐奔向小康大道。
2018年的扶贫贴息贷款,对陈凤山来说更是一阵春风。这一年,他申请了5万元的贴息贷款,养殖的范围扩大到了肉牛、母牛、生猪、能繁母猪、鸡、鹅、鱼。2019年,他养殖了30多头牛,其中母牛5头;猪4头,其中3头能繁母猪;鸡300多只、鹅400只,放养了3亩鱼塘。陈凤山家的位置由于接近风景秀丽的红毛岭,随着郊游、骑行游客的增加,到他家垂钓或者是买鸡买鹅的人也多了起来。如今的陈凤山眼界渐宽,将自家农场打造成一个农旅结合的农庄,也进入了他下一步的计划之中。
去年,陈凤山的家庭纯收入达到了15万元,对2014年的陈凤山来说是不可想像的。陈风山说:“尽管有政策帮扶,但脱贫最重要的还是要靠自己,村里和镇上有很多勤劳致富的典型,我就是以他们为榜样,不等、不靠、不要,艰苦奋斗,不断摸索前进,终于也过上了幸福的日子。”(蒋葵 刘彬 吴宇庭)
来源:涟源新闻网
作者:蒋葵 刘彬 吴宇庭
编辑:吴一夫
本文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