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风vs针灸?时机方法都得选对-凯发k8官凯发k8

来源:金陵晚报 编辑:石成 2016-10-13 16:27:35
—分享—

  现在有脑血管病的人非常多,这其中最常见的自然就是中风了。而针灸作为祖国传统医学中的一大特色,在中风患者治疗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在临床中也接诊了大量脑血管病患者,经过针灸治疗,也都获得不同程度的改善。但是我们也经常听到一些患者和家属反馈,说现在做针灸的地方很多,自己也做了一些,但康复情况并不理想。到底是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结果呢?

  首先,我们必须确认,针灸对于中风患者来说是明确有效的,而影响患者预后的原因却很多,比如说,很多患者针灸介入的时间就不对。

  现在许多人还是习惯在患者出院后,才开始让针灸介入。其实在我们专业医生眼中,这已经算迟了。按照目前中风分期来看,中风发病2周内属于急性期,2周至半年间为中风恢复期,半年以后进入后遗症期。而针灸治疗中风,完全可以从急性期开始,只要患者生命体征平稳针灸就可以介入,这样会有更大的帮助。进入后遗症期针灸也能获益,但能尽早仍需趁早。

  其次,就是施诊取穴的辩证问题。

  我们都知道,中医治疗讲究辨证施治,个体性非常强,这点在针灸中也是同样。不同的患者、不同的病情、不同的阶段,针灸治疗的策略都会有非常大区别。比如我们上面提到的,针灸介入可以从中风急性期开始,而急性期和恢复期、后遗症期的特点完全不同。在中风急性期,患者大多属于肝阳暴亢、风痰瘀阻或痰热腑实,而此时的治疗策略则是平肝潜阳、豁痰熄风;到了恢复期,患者病情趋于平稳,此时更多表现为经络气血阻塞不通,针灸的目的也是活血化瘀、疏通经络;到了后遗症期,医生就要讲究调和阴阳、养血揉筋。这些都决定了医生要采用不同的方法,选择不同的穴位。

  另外,即便是同一个时期的患者,病情程度、分型不同,治疗策略也差很多。

  比如我们经常听到有“大中风”、“小中风”的说法,前者比较严重,常常是昏迷、性命垂危,我们称之为“中脏腑”,需要醒脑开窍,医生治疗就会以督脉、腧穴为主,取穴水沟、素髎、百会、内关等再适当加减;后者相对轻一些,会出现诸如行动障碍、口歪眼斜等问题,属于“中经络”,则需要疏经通络、调和气血,在选择对应的经络与穴位。

  最后,中风的针灸治疗也有许多的方法,比如体针、头针、电针、刺络放血、穴位注射、针药结合,以及灸法、耳针、火针等等,在具体选择上也有一定的讲究。

  体针疗法是最常用的针刺疗法,适用面最广,只是在取穴时需要医生辩证取穴。而电针疗法对神经损伤后的肌肉功能恢复非常有益,同样是现在最常用的治疗手段,取穴常同体针。

  头针、腕踝针、舌下针都是针刺局部,所追求的目的也各自不同。头针法具有扩张脑血管、改善微循环、降低血液黏度、增强中枢外周神经传导功能的作用。腕踝针主要是针对中风引起的一些肢体运动障碍,而舌下针对于中风引起的言语功能障碍、吞咽功能障碍更能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

  穴位注射、针药集合,都是利用了针灸与药物,起到1 1>2的效果。这些方法都有各自的侧重点和优势,只有根据患者个体情况配合选用,才能获得更好的预后。

  需要提醒市民的是,中风毕竟是重症。针灸作为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对于患者的康复有巨大帮助。但是在急性期抢救时,及时的溶栓治疗仍然是重中之重。同时,针灸治疗起效也需要一定时间,不可能像其他一些疾病(例如腰腿痛)那样一针见效,患者除了要有耐心、配合医生意外,也要注意选择有经验的专业医生,以免治疗走弯路,耽误了重要的治疗时机。

  曹铁名,江苏省第二中医院针灸科主任,主任中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江苏省针灸学会临床分会常务委员,中国针灸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从事临床工作近30年,不仅精通中医、针灸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而且熟练掌握多科诊疗技术。运用中医、针灸治疗脑血管病、周围性面瘫、三叉神经痛、肩关节周围炎、颈椎病、过敏性鼻炎、带状疱疹、腰椎间盘突出症、耳鸣耳聋、神经衰弱、肥胖症等疗效卓著。尤其是针药并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管病及后遗症具有独特经验,先后在全国及省级期刊上发表论文十多篇,参加三本医学专著的编写,主持并参加多项省级课题研究。

来源:金陵晚报

编辑:石成

阅读下一篇

凯发k8官凯发k8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