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9月9日至10日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为建设教育强国吹响了新的号角。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提升教育公共服务的普惠性、可及性、便捷性,让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强调。
忆往事,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就高度重视教育工作,推动实施农村中小学“四项工程”,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扩面工程、爱心营养餐工程、食宿改造工程和教师素质提升工程,不断提升浙江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
强教先强师
在天台中学原校长郑志湖的书房内,习近平同志在2004年9月8日与第三届省功勋教师的合影,被挂在最醒目的地方。
那天出席全省庆祝我国第20个教师节暨表彰优秀教师大会的情景,现在还不时清晰地浮现在郑志湖的脑海中。
省功勋教师,是当时浙江给予教师的最高荣誉,每位功勋教师可享受省部级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待遇。
那一年的17位获奖者中,绝大多数是在中小学一线辛勤耕耘的老师,其中多位来自山区海岛的学校。
郑志湖,在天台这个山区小县是出了名的“铁人”。
每天早上6时他就出现在校园里,晚上11时以后办公室的灯才熄灭。他扑下身子抓教学质量,天台中学成为浙江高中物理教学一张闪亮的名片。
在这次大会上,习近平同志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受表彰的教师和先进个人表示祝贺,向全省广大教职员工致以问候,也强调要努力为广大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真心诚意办实事,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实际困难和问题。一席话,让郑志湖这名基层教育工作者心中暖洋洋的。
郑志湖在学生寝室与学生谈心(资料图片)
“郑校长,昨晚在电视上看见习书记和你们握手了,他跟你说了啥?”“还给劳模待遇,省里真重视教师啊。”……
接受表彰回到天台的第二天,郑志湖照常一早往学校走,短短几十米的路上,就有好几名街坊拉着他表示祝贺。
2017年,到了退休年纪,有教育机构开出百万年薪聘他任职,但当天台县领导提出天台中学还离不开他,请他延迟退休5年时,郑志湖没有二话就应允了。
“‘功勋教师’,既是数十年从教生涯的奖章,也是身为一线教师必须肩负的责任。”郑志湖感到骄傲的是,自己没有辜负习近平总书记的期待,始终踏实奉献,让“县中崛起”从理想照进现实。
强教先强师。对于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的提升首先取决于教师素质的提升。
时光的指针回拨20年,泰顺县三魁镇中心小学校长林上好还是一位费尽力气却依然无法突破职业瓶颈的农村教师。
习近平同志当年在浙江推动实施的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改变了许多像林上好这样的农村教师的成长轨迹,进而让农村教育悄然发生变革。
1995年,刚从平阳师范学校毕业的林上好被分配到泰顺最偏僻的农村学校,一个人要教所有学科课程。工作了六七年,他努力参加讲课比赛,投了不少课题论文,但总也比不过城区的老师。
“当时面向教师的培训机会很少。我只接受过几次校内培训。同事水平都差不多,萝卜炒萝卜,不还是萝卜?”
放眼彼时的浙江,小学教师学历达标率在全国排位靠后。有的小学老师,自己就只有小学文凭。有的老师还得抽空下地忙农活,走进教室时,裤腿一高一低,腿肚子上沾着来不及洗掉的泥点。
2005年5月,在习近平同志推动下,省财政拨款两千万元作为专项经费,由省市两级名师当教员,从当年暑假开始对全省17万农村中小学老师开展免费培训。
缺少专门培训教师的教材,各学科各学段的特级教师就分头编写。
没有人抱怨设在县城的培训地点交通不便。农村老师谁也不愿放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走一两个小时山路也要准时赶来听课。
如饥似渴地上完3年培训课程,林上好发现自己从教育理念到课堂教学的内在逻辑、教学设计都有了突破式提升。回到课堂,他的状态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此后,他逐步成长为语文高级教师、浙派名师培养对象。
浙江持续实施农村中小学教师“领雁工程”、浙派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培养计划、探索开展“菜单式”“订单式”培训……越来越多的“林上好”在农村中小学涌现出来,农村教育质量不断跨上新台阶。
2018年8月,浦江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浦阳二小教育集团组织骨干教师到清华大学研学(资料图片)
让农村的孩子念上书、念好书
2005年5月10日上午8时,刚到上班时间。
缙云县东渡镇长坑小学校长刘勇武半悬着心,坐在县教育局局长办公室里,等一个消息。
“全省食宿改造工程第一批项目定了,你们学校宿舍改造列进去了!”局长笑着说,“你准备怎么建……”
刘勇武“腾”地从椅子上站起来,边往外走边说:“我现在就去做规划!”
长坑小学是一所农村寄宿学校,却一直没有宿舍楼。当时,一到三年级的孩子们睡在一座老旧宗祠的两个房间里。
40多平方米的房间里放了二十几张高低铺床,要睡下六七十个孩子。两个一年级的孩子挤一张80厘米宽的床;三个二年级的孩子睡两张拼接在一起的铺位。夜里上厕所得在黑暗中跨过一双双腿,经常把大半个寝室的同学吵醒。而所谓厕所,就是墙角的两个木头马桶。
转机出现在2003年。这年8月和12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分别到丽水、温州调研欠发达地区发展问题。他不只走企业、到田头,也看了学校。不少干部群众反映了农村基础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习近平同志明确指示:“要让农村的孩子念上书、念好书。”
之后,习近平同志又多次协调省教育厅等相关部门共同商议,为贫困地区的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条件。
2005年,教育强省建设写入省委文件,明确提出统筹城乡教育发展,把农村教育作为重中之重,进一步优化农村教育布局,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提高农村办学水平。
同年,浙江投入真金白银,启动农村中小学“四项工程”。
2006年9月1日,这是一个写在长坑小学校史上的新学期。一幢簇新的白色四层小楼矗立在校园里,一楼是食堂,其他3层都是学生宿舍。
缙云县东渡镇长坑小学2005年以前的学生宿舍(左),以及现在的学生宿舍(右) 学校供图
孩子们飞跑进新宿舍,新发现一个接一个——
“一人一张床,不用挤着睡了!”
“快来看,还有厕所!”
……
第二年,周边县区许多家长带着孩子到长坑小学报名。刘勇武说,顶峰时全校一半的孩子来自外县。
2007年,在“四项工程”基础之上,浙江把努力做到农村中小学“四项工程”食宿改造项目全部开工建设、90%项目竣工列入当年十方面民生实事。
这项政策改善了十余万名浙江农村中小学生寄宿条件,更带动社会各界群策群力,为提升农村教育条件添砖加瓦。
“近20年过去了,今天孩子们依然住在习书记关心下建起的宿舍楼里,内部设施已经更新了好几代。”刘勇武说,如今宿舍不仅有空调、储物柜,还开辟了图书角等园地。
“四项工程”中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扩面工程,把农村困难家庭孩子的书本费、学杂费、代管费等费用全部免除。浙江是全国最早实行这项规定的。
爱心营养餐工程,让山里娃第一次尝到了牛奶的味道。20年间,一些山区县中小学生的平均身高增长了十几厘米。
……
同一片蓝天下
“嘉禾参加了学校的扎染社团和科学社团,可忙啦!”新学期开学,杭州市文渊小学五(6)班袁嘉禾妈妈和宁夏老家的长辈打电话,乐呵呵地讲起女儿的近况。
这家人扎根杭州已十多年,孩子在公办学校就读,与杭州户籍孩子享受完全同等的义务教育免费政策。两口子说,孩子入学了,才觉得真正在这里安家了。
今年8月,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与共青团杭州市滨江区委联合主办2024年“小候鸟”体育夏令营 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供图
时间回到21世纪初。浙江城市化提速,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希望在父母工作的城市入学,带来一系列新课题。
习近平同志对此态度鲜明:为他们在同一片蓝天下共同健康快乐地成长创造条件。
连续两年,习近平同志和在杭州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一起庆祝“六一”儿童节。
2005年5月31日,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组织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参加“感受动漫、共庆‘六一’”活动。孩子们有的做陶艺,有的在“小博士”电脑室学做动漫,有的操作小机器人在“太空”找到了矿石标本……
这时,一位特殊的客人来了。孩子们齐声喊着“习伯伯好”。
交流中,习近平同志对孩子们的父母为杭州的辛勤劳动表示肯定,祝愿孩子们在杭州这个第二故乡健康快乐地成长。
2006年“六一”儿童节前夕,习近平同志来到杭州树人小学和孩子们共庆节日。
这是一所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为主的学校。时任校长金小龙记得,一次家长会上,一位妈妈感慨地说:“过马路时,孩子会叮嘱我们要看红绿灯,吃完饭还会主动帮忙洗碗。我们平时工作忙顾不上管教孩子,多亏了学校在这方面下功夫。”
杭州树人小学如今的校园场景 学校供图
为了让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更好融入城市生活,树人小学不仅教知识,还特别注重培养孩子们的行为习惯。学校里有一间“爱心小屋”,各界爱心人士捐助的文具、玩具琳琅满目,每件物品都被标上了分值。过马路走斑马线,见到老师同学要问好,帮爸爸妈妈做家务……这些日常习惯都能攒积分换礼物。
“习书记来学校时就参观了‘爱心小屋’,并细致询问如何获取爱心积分和奖励方法。”金小龙说,“习书记再三嘱咐我,不管是本地的还是外来的,要让孩子们共享优质教育的甘甜雨露。”
浙江省委、省政府把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作为一项重大民生工程,持续推动。2006年,浙江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纳入政府教育事业发展规划;2009年,设立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专项基金。
如今,符合条件的外省务工人员子女在浙江全面实现流入地升学。2023年,我省义务教育中小学随迁子女在校生达165.24万人,占全省义务教育段在校生的28.6%。
来源:潮新闻
编辑:吴一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