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9月13日电(记者魏弘毅、潘洁)国家统计局13日发布的新中国75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不断丰富完善区域协调发展的理念、战略和政策体系。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国区域协调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取得明显成效。
区域经济总量不断增加,相对差距呈现逐步缩小态势。随着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和东部率先发展等战略的实施,1953年至2023年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生产总值按不变价格计算年均分别增长9.1%、7.9%、8.3%、7.5%。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看,1952年四区域间极差比(一组数据中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异比例)为2.54比1,1978年缩小到2.09比1,2023年进一步缩小至1.86比1。
区域比较优势持续发挥,发展协调性逐步增强。2023年,东部地区生产总值对全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3%,持续发挥“挑大梁”作用。中部地区加快崛起,2023年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为21.6%,比2012年提高0.3个百分点。西部地区基础设施条件大为改善,陆海新通道建设加快推进,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东北地区统筹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2023年第三产业增加值比2012年提高12.2个百分点,成为推动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重大区域战略的引领带动作用持续显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重大区域战略稳步推进。2013年至2023年,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按不变价格计算年均增速为5.8%;2023年长江经济带地区生产总值比2012年提高2.9个百分点;粤港澳大湾区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广深港高铁等系列民生工程建成投入使用;长三角地区“gdp万亿之城”达到9个;黄河流域生态屏障功能稳固提升。
来源:新华网
编辑:吴一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