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我童年最多的除了那个黄帆布书包,就要数家里的牛了。
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牛在湘中农村是最常见的劳动力,几乎家家户户都养牛耕田,尤其到了双抢季节,牛便成了农家宝。从记事开始,我的童年就和牛结下了不解之缘——每天清晨和下午两次牧牛,家乡人把这叫作“看牛”。
我家的是一头七、八百斤重的大水牛,瓦灰色皮毛,一对弯月大角。当时只有六七岁的我,面对这几百斤重的庞然大物还是很害怕的,一开始根本不敢靠近。妈妈把系到牛桊上的棕搓牛绳交到我手上时,我只敢拉着牛绳的另一端,远远地站着,生怕它对我发起攻击。这时,慈爱的妈妈给了我一样放牛娃的“标配”——一根一米多长的竹枝,至于如何使用那就不用教了,因为农村家长经常拿它鞭笞自家不听话的小孩。起先只敢把牛牵到小溪边、田磡上、堤坝上吃草,若水草丰富,不到两小时牛就能吃饱。如果只用这种方式“看牛”无疑是很无聊的,人不自由不说,牛蝇还咬人,牛身上的气味也很难闻。
其实牛是很温顺的动物,“牛通人性”,老辈人都这么说,我觉得也是,牛的眼神看上去深邃而温情,好似藏着一个无限大的世界,它能听懂主人的吆喝,能够识别主人的脚步。慢慢和牛接触多了,懂得了它的脾性,“看牛”也变得越来越有味,有时可以不用牵着牛绳,直接把绳挽到两只牛角上,让它自由地去吃草,有时还可骑到牛背上玩。
温顺的动物也有暴戾的一面,那就是好斗。我们队上有头水牛叫“斗架水牯”,好斗成性,棋逢对手时,两头牛一斗就是一下午,能翻越几座山,跑过几个田凼,更有甚者直接冲进堂屋,吓得屋主敲锣打鼓叫人帮忙“劝牛”。实在不可开交了,大人们只好拿着扁担、炮竹把斗在一起的两头牛“劝开”。“斗架水牯”直到在一次斗架中撞断一只角,才慢慢老实下来。
家乡“看牛”的小伙伴很多,我算是年纪较小的,下午放学后,“看牛”俨然成了孩子们的福利。大的十四、五岁,小的七、八岁,大家约好一起去“看牛”,院子里的十多头黄牛水牛连在一起浩浩荡荡地出发,场面别提有多壮观了。伙伴们除了“看牛”的,还有一起出去扯猪草的、捡柴火的。伙伴多了,玩法也就丰富了,大家把牛赶到一座小山头,安排几个小的守住出口,不让牛跑出来破坏庄稼,其他的就会找一个平整的地方掏出扑克牌,玩起了“k十五”、升级之类的游戏,女孩子们还会跳跳橡皮筋、抛抛石子。等到夕阳西下,大家就背着背篓,赶着牛,哼着走调的歌,踏上回家的路。碰到把牛绳拴在树上,没让牛吃饱和让牛闯了祸,偷吃了别人庄稼的情况,挨骂是免不了的,不过想到那些开心的画面,挨挨骂也就不觉得有什么委屈了。
除了打牌玩游戏外,“看牛”还有不少福利。春天可以边看牛边扯黄茅草芽,摘嫩荆条、三月萢、茶耳;夏天能到河里游泳、捉鱼。捉鱼是我的最爱,没有捉鱼工具,就用石头把小河分成一小段一小段,用水桶排干一段后,就能看到小鱼小虾在河泥上跳了,只要捡起来就行,再把石头翻过来,螃蟹也能随手拈来。记得八岁那年夏天,一只大螃蟹钻到石头缝里去了,比我大点的伙伴怕螃蟹夹手,就怂恿我去抓,骗我说只有我的小手才能伸进去。我傻乎乎地刚把手伸进去,螃蟹的大钳子就毫不客气地夹住了我的小手指,尽管我疼得跳脚甩手,那螃蟹还是不松钳。“一朝被钳夹,十年怕螃蟹”,到现在我都对螃蟹心存畏惧。
秋天对“看牛娃”是最具诱惑的,这时山里的野果差不多都熟了。牛被赶到山上,树林就成了我们欢乐的天堂,树下捡尖栗子、酸枣,树上摘柿子、拐枣,有时还到别人地里偷几个红薯放在野火灶中煨熟吃。冬天“看牛”就会相对轻松些,只要把牛牵到塘边、河边喝点水就行了,反正天寒地冻的也没什么可让牛吃,最多到牛栏楼上扔几把干稻草给牛儿。这时小伙伴们三五成群地在牛栏楼上柔软而温暖的稻草堆里捉迷藏,或是拿几本图书跟大家一起分享。
十年“看牛”时间,不是每一次都是欢声笑语。初一暑假,有天清晨放完牛的回家路上,走到白马水库渠道的堤基上时,我家水牛在奔跑中受到邻家黄牛的惊吓,失足跌落到近三米深的渠道中,摔断了双腿,再也爬不起来了。当时的我吓得眼泪直流,两腿发软,心想肯定逃不过一顿打了,出乎意料的是爸妈竟然骂都没骂我。那时家里人忙活一年赚的钱还买不到一头牛呢。牛伤成这样,家里人不忍心杀了它,就以贱价卖给了牛贩子,我至今记忆犹新的是老牛临别时满含泪光的双目和我无声的哭泣。
一晃三十年过去,那些“看牛”的乐趣还经常出现在我的梦中,那段时光再也回不去了。如今,农家也很少有人养牛了,耕田大都机械化。每次回家,我还是要到以前“看牛”的地方走走瞧瞧,即使再也找不到儿时的印记。
我常常想,如果没有牛,我的童年会怎么样?
来源:红网涟源市分站
作者:廖鹤松
编辑:石成
本文为凯发k8官凯发k8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